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纸坊街蔡伦造纸

    信息发布者:太师坟村
    2017-04-07 13:25:49   转载

    相传,东汉时代,蔡伦在今日洋县城北傥河边的纸坊街造过纸。

    那时蔡伦已经发明了用构树皮作原料的纸,蔡伦在当时的龙亭大龙河、汉江、傥河等河流的沿线建有许多造纸作坊,蔡伦将这些作坊生产的纸督运到朝廷,供朝廷和皇室之用。据说有一次蔡伦出傥骆道来到纸坊街造纸基地,看到一老者正在训斥一年轻后生,好像是说年轻后生将旁边的烂鱼网弄到沤料池中去了,烂鱼网和沤料池中的构树皮裹缠在了一起,难以摘除。长者越说越生气,抡起鱼网去抽打后生,后生一躲,鱼网缠在一旁的树杈上。取,取不下;揪,揪不断。蔡伦细看时,只见那烂鱼网,无论颜色还是形状都与经过沤泡的构树皮差不多。蔡伦想,鱼网是麻织的,麻和构树皮韧性都很强,为啥不能用它作造纸的原料呢?于是蔡伦就让纸工收集了一些烂鱼网给他们染上石灰装进大锅蒸煮。第二日,蔡伦特意来到作坊仔细察看,蒸煮过的烂鱼网经过漂洗,然后切碎,放在石碓里舂捣,舂成浆糊状后舀人捞纸池中抄捞,结果捞出的纸和构树皮纸同样的细密、白净、光滑和轻薄.很适宜写字。蔡伦非常高兴。又想,既然麻织的烂鱼网能作纸,那么,破布(那时没有棉花,人们织布的原料都是麻)破麻鞋、织布及搓绳子后的下脚料等麻质的东西,不就都可以作为原料了吗?蔡伦立刻让人四处收集破布、麻头及其他麻制品的遗弃物进行实验,果然效果非常好。东汉时,老百姓家家都有种麻的习惯,麻的生产量很大。那时的秦岭山地,也到处都有野麻生长。这为蔡伦造纸扩大原料来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蔡伦便下令让大龙河、汉江等处的作坊也都像纸坊街的作坊一样,广泛采集原料,不但抄造构皮纸,还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“麻纸”。

    东汉时代的纸坊街是蔡伦在汉水流域实验造纸的基地之一。由于蔡伦在此造纸的缘故,所以古老的手工造纸便在纸坊街一脉相传。由于此地位于秦岭山区傥骆古道的出口处和傥河之滨,所以纸张营销方便,造纸原料丰富,良好的水利为造纸提供了充足的动力,沤泡漂洗纸料也十分便利。所有这些因素,使古代的纸坊街很负盛名,纸坊街所在地的河段两岸,造纸作坊一个紧挨一个,水碓舂捣纸浆的声音从早到晚响个不停,大有舂声撼日之状。由于此地纸业繁盛,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一条繁华的街道,成为纸业的集散地和居民交易的集镇,究根探底,纸坊街的得名就缘于此。有民谣可证: 构树皮,年年长,蔡伦造纸傥水旁。一张鱼网开了窍。破布烂麻都用上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